
微信公众号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
数控重型落地铣镗床在加工工件过程中,机床的滑枕前端根据加工要求,要安设不同重量的附件来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机床的滑枕在主轴箱内作前、后水平移动,它们从主轴箱中伸出的距离一般都比较大,最大移动距离可达到1.2m以上,而且在一些为用户特殊定制的数控重型落地铣镗床系列新产品上,这项参数会更大。在伸出距离这样长的情况下,且滑枕前端还安装有附件头,有的附件重量可达2~3吨甚至更重,这样,滑枕部件再加上所安装的附件头实际上就等于一个悬臂梁加2~3吨的附件头悬伸在主轴箱外面,滑枕部件因自重再加上附件头重量而产生的挠度弯曲变型是比较大的,从而使滑枕部件系统在工艺流程中可能由于挠度弯曲变形过大,引起加工误差,降低了机床的加工精度,使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和表面上的质量达不到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数控重型落地铣镗床设计和生产时,有必要对滑枕前端安装附件头后因悬伸过长而产生的挠度弯曲变型进行补偿。在实际加工制造及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为解决以上问题,常常需要采用一些辅助装置来提高滑枕系统的刚度,例如:为滑枕安装导向加强杆;或提高滑枕本身的接触刚度,如采用闭式静压导轨,以及采用在主轴箱滑枕下支承面的前端和滑枕上支承面的后端上分别采取了一个凸轮机构,在滑枕外伸时,前凸轮对滑枕进行“上抬”,后凸轮对滑枕进行“下压”使滑枕外伸时保持平直状态。上述这些辅助装置和技术措施的使用,对滑枕部件伸出主轴箱时滑枕系统刚度以及降低挠度弯曲变型有一定的作用,但都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装配难度大且采用凸轮机构还会增加滑枕导轨面的磨损等因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存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对移动过程中的滑枕进行支撑,从而有效解决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时滑枕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从而确保滑枕长期运动时的精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所述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包括主轴箱,主轴箱内安装活动设置的滑枕,主轴箱上设置水平穿透主轴箱的安装槽,滑枕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的安装槽的安装槽下内壁设置下油腔,安装槽的安装槽上内壁设置上油腔,下油腔设置在靠近附件头的一侧,上油腔设置在远离附件头的一侧,上油腔通过连接管路Ⅰ与比例阀连通,下油腔通过连接管路Ⅱ与比例阀连通,比例阀与供油部件连通,所述的比例阀同时与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下油腔与滑枕下表明产生下工作腔,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比例阀连通供油部件与连接管路Ⅰ时,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设置为能够依次通过比例阀、连接管路Ⅰ进入下工作腔内的结构,所述的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进入下工作腔内时,液压油在下工作腔内产生的压力设置为能够施加上推力在靠近附件头一侧的滑枕下表面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上油腔与滑枕上表明产生下工作腔,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比例阀连通供油部件与连接管路Ⅱ时,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设置为能够依次通过比例阀、连接管路Ⅱ进入上工作腔内的结构,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进入上工作腔内时,液压油在上工作腔内产生的压力设置为能够施加下推力在远离附件头一侧的滑枕上表面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滑枕包括滑枕左端部和滑枕右端部,滑枕的滑枕左端部延伸出安装槽一侧,滑枕的滑枕右端部延伸出安装槽另一端,延伸出安装槽的滑枕左端部端部位置安装附件头。
所述比例阀为数字电业比例阀,滑枕设置为能够在安装槽内水平移动的结构,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比例阀工作启停的结构,比例阀设置为能够分别控制连接管路Ⅰ通断和连接管路Ⅱ通断的结构。
所述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进入下工作腔内时,滑枕下表面与下工作腔之间设置为能够形成下刚性油膜的结构,所述的控制部件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重量增大而提高供油部件通过连接管路Ⅰ供给到下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控制部件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重量减小而降低供油部件通过连接管路Ⅰ供给到下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
所述供油部件内的液压油进入上工作腔内时,滑枕上表面与上工作腔之间设置为能够形成上刚性油膜的结构,所述的控制部件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重量增大而提高供油部件通过连接管路Ⅱ供给到上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控制部件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重量减小而降低供油部件通过连接管路Ⅱ供给到上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在机床控制滑枕在主轴箱内活动移动时,尤其是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尺寸过长时,通过供油部件与比例阀控制液压油进入上油腔或下油腔,当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时,比例阀打开,通过供油部件向上油腔和下油腔内供油,这样,上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上表面,下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下表面,上油腔对滑枕上表面施力,起到“下压”作用,下油腔对滑枕下表面施力,起到“前托”,从而对滑枕起到附加支撑作用,有效消除滑枕与轴箱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滑枕伸出主轴箱时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与此同时,滑枕上表面的上导轨和上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滑枕下表面的下导轨和下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上下导轨不会主轴箱之间不非间接接触,导轨副之间无磨损,提高了滑枕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保证了滑枕的长期运动精度,确保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对移动过程中的滑枕进行支撑,解决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时滑枕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确保滑枕长期运动时的精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主轴箱;2、滑枕;3、安装槽;4、下油腔;5、上油腔;6、附件头;7、比例阀;8、供油部件;9、控制部件;10、连接管路Ⅰ;11、连接管路Ⅱ;12、滑枕左端部;13、滑枕右端部。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所述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包括主轴箱1,主轴箱1内安装活动设置的滑枕2,所述的主轴箱1上设置水平穿透主轴箱1的安装槽3,滑枕2活动安装在安装槽3内,所述的安装槽3的安装槽下内壁设置下油腔4,安装槽3的安装槽上内壁设置上油腔5,下油腔4设置在靠近附件头6的一侧,上油腔5设置在远离附件头6的一侧,上油腔5通过连接管路Ⅰ10与比例阀7连通,下油腔4通过连接管路Ⅱ11与比例阀7连通,比例阀7与供油部件8连通,所述的比例阀7同时与控制部件9连接。上述结构,在机床控制滑枕在主轴箱1内活动移动时,尤其是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尺寸过长时,供油部件与比例阀控制液压油进入上油腔或下油腔,当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时,比例阀打开,通过供油部件向上油腔和下油腔内供油,上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上表面,下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下表面,上油腔对滑枕上表面施力,起到“下压”作用,下油腔对滑枕下表面施力,起到“前托”,从而对滑枕起到附加支撑作用,有效消除滑枕与轴箱之间的配合间隙。与此同时,滑枕上表面的上导轨和上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滑枕下表面的下导轨和下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上下导轨不会主轴箱之间不非间接接触,导轨副之间无磨损,提高了滑枕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保证了滑枕的长期运动精度,确保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对移动过程中的滑枕进行支撑,有效解决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时滑枕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确保滑枕长期运动时的精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所述的下油腔4与滑枕2下表明产生下工作腔,所述的控制部件9控制比例阀7连通供油部件8与连接管路Ⅰ10时,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设置为能够依次通过比例阀7、连接管路Ⅰ10进入下工作腔内的结构,所述的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进入下工作腔内时,液压油在下工作腔内产生的压力设置为能够施加上推力在靠近附件头6一侧的滑枕2下表面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当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在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时,比例阀打开,使得连接管路Ⅰ10与下油腔连通,从而能够向下油腔内供油,使得下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下表面,并且在下油腔和滑枕之间形成刚性油膜,降低滑枕相对于主轴箱移动时造成的磨损,提高滑枕和主轴箱常规使用的寿命,避免滑枕和主轴箱因为磨损而发生相对位置变化问题出现,确保镗床结构加工工件时的加工精度。
所述的上油腔5与滑枕2上表明产生下工作腔,所述的控制部件9控制比例阀7连通供油部件8与连接管路Ⅱ11时,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设置为能够依次通过比例阀7、连接管路Ⅱ11进入上工作腔内的结构,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进入上工作腔内时,液压油在上工作腔内产生的压力设置为能够施加下推力在远离附件头6一侧的滑枕2上表面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当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在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时,比例阀7打开,使得连接管路Ⅱ11与上油腔连通,从而能够向上油腔内供油,使得上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上表面,并且在上油腔和滑枕之间形成刚性油膜,降低滑枕相对于主轴箱移动时造成的磨损,提高滑枕和主轴箱常规使用的寿命,避免滑枕和主轴箱因为磨损而发生相对位置变化问题出现,确保镗床结构加工工件时有效提升加工精度。
所述的滑枕2包括滑枕左端部12和滑枕右端部13,滑枕2的滑枕左端部12延伸出安装槽3一侧,滑枕2的滑枕右端部13延伸出安装槽3另一端,延伸出安装槽3的滑枕左端部12端部位置安装附件头6。上述结构,在滑枕左端部延伸出安装槽时,上油腔和下油腔能够对滑枕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滑枕变形。
所述的比例阀7为数字电业比例阀,滑枕2设置为能够在安装槽3内水平移动的结构,控制部件9设置为能够控制比例阀7工作启停的结构,比例阀7设置为能够分别控制连接管路Ⅰ10通断和连接管路Ⅱ11通断的结构。上述结构,比例阀与连接管路Ⅰ10通断和连接管路Ⅱ11的各自通断,经过控制部件控制比例阀来实现,而控制部件控制比例阀断开时,连接管路Ⅰ10通断和连接管路Ⅱ11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需要滑枕在主轴箱的安装槽内移动时,控制部件控制比例阀工作,使得上油腔和下油腔内分别充油,可以对滑枕起到附加支撑作用,消除滑枕与轴箱之间的配合间隙。同时,滑枕上表面和上油腔之间的刚性油膜及滑枕下表面与下油腔之间的刚性油膜,能够有效缓解滑枕移动时造成的磨损,提高滑枕和主轴箱常规使用的寿命,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所述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进入下工作腔内时,滑枕2下表面与下工作腔之间设置为能够形成下刚性油膜的结构,所述的控制部件9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6重量增大而提高供油部件8通过连接管路Ⅰ10供给到下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控制部件9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6重量减小而降低供油部件8通过连接管路Ⅰ10供给到下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所述供油部件8内的液压油进入上工作腔内时,滑枕2上表面与上工作腔之间设置为能够形成上刚性油膜的结构,所述的控制部件9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6重量增大而提高供油部件8通过连接管路Ⅱ11供给到上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控制部件9设置为可以依据附件头6重量减小而降低供油部件8通过连接管路Ⅱ11供给到上工作腔内的液压油油量的结构。上述结构,在滑枕左端部伸出安装槽的部分的伸出长度和上油腔和下油腔的液压油油量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这样,经过控制部件对比例阀来控制,控制连接管路的通断,对滑枕进行支撑,在滑枕在安装槽内相对于主轴箱水平移动时,能够对附件头的重量及滑枕滑出过长造成的向下的弯曲力进行补偿,保证滑枕端安装附件头后移动伸出过程中的各个位置时的直线度不变,提高了滑枕系统移动时的刚度,有效地提高了主轴系统回转精度,确保机床使用附件头切削加工时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在机床控制滑枕在主轴箱内活动移动时,尤其是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尺寸过长时,通过供油部件与比例阀控制液压油进入上油腔或下油腔,当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时,比例阀打开,通过供油部件向上油腔和下油腔内供油,这样,上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上表面,下油腔内的液压油能够作用在滑枕下表面,上油腔对滑枕上表面施力,起到“下压”作用,下油腔对滑枕下表面施力,起到“前托”,从而对滑枕起到附加支撑作用,有效消除滑枕与轴箱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滑枕伸出主轴箱时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与此同时,滑枕上表面的上导轨和上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滑枕下表面的下导轨和下油腔之间形成一层刚性油膜,使得上下导轨不会主轴箱之间不非间接接触,导轨副之间无磨损,提高了滑枕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保证了滑枕的长期运动精度,确保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在数控落地镗镗床结构工作时,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对移动过程中的滑枕进行支撑,解决滑枕安装附件头的一端伸出主轴箱时滑枕发生挠度弯曲变型问题,确保滑枕长期运动时的精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高分子成型加工新技术及模具(包括外场对材料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特种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合成型技术及模具装备、模具CAD/CAE等) 2. 高分子基生化分析材料(包括生物分析专用试剂盒、高分子型试剂保护助剂等) 3. 药检分析仪器及耗材 4. 功能塑料与功能包装材料
1.食品科学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2. 鲜切果蔬加工 3. 功能活性酚类物质加工稳定性及其留存规律 4. 超声波声化效应研究
1.机电一体化系统模块设计与开发 2.嵌入式系统模块设计与开发 3.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技术探讨研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