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站在巨大的6.5米数控立车前,你像指挥着一辆无敌的战车在冲锋陷阵。”听记者这样描绘,他老实而又羞涩地笑了。眼前的这位80后,有着90后的繁荣生机、80后的勇于立异、70后的坚韧担任,他便是本年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职责公司高级技师邱利。沉稳,漠然,坚决,这是见到邱利的第一印象。他很英俊,浓眉大眼,不笑的时分,眼中透着一股老成持重;他说话不快,总是气味平稳而又精准地表达出每一个字;他目光很锋利,机器零件随意一瞥,似乎就能发现一点点的瑕疵。
“做质量如做人,产品亦是人品,精雕细镂的发电产品是最有力的言语。”作为一名从事数控加工的操作者,自2000年参加作业以来,邱利无时无刻不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做到一厘一毫也不放过。
一路走来,邱利先后录用于16米立车、12.5米立车、4米立车、新4米立车、6.5米立车,所承当使命的加工精度渐渐的升高,职责也渐渐变得大。“绝不放行任何瑕疵产品”,一向好像痕迹般深深镌刻在他的心中。
现在,邱利担任水电分厂重型工段德国6.5米数控立车机台长。他带领团队深度发掘设备潜能,自动请缨分管分厂镗床工序的许多出产使命,先后完成了镇安、句容、敦化、荒沟等转轮镗模配镗和铣削大型螺纹孔等镗序作业,这是他初次在大型立车中承当此类工序的加工使命。为缓解镗床出产瓶颈,邱利带领团队依托设备功用优势选用了愈加优质的刀具和更为先进的加工理念,以台均16天的加工周期提前完成了多台份顶盖镗序加工使命,助力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建造。
提到最难忘的项目,当属邱利团队初次承当的白鹤滩5号机转子支架的全序加工使命。转子支架作为发电机的重要部件,以往全体加工至少触及三台设备,全序加工周期约22天。在邱利的带领下,6.5米立车这一台设备起到了三台设备的效果,并且解放了许多吊挂、钳工、焊工等有限资源,全体加工趁热打铁。17天的最短加工周期和最少的序间合作,为公司节省出产费用近20万元。
此外,邱利使用自主研制的稳定切削速度的数控技术一举改变了长达几十年的镜板传统加工工艺。该技术的使用完成了精车后既满意尺度公役又能确保形位公役的要求,成功替代了连续几十年的传统镜板磨削工艺办法。
完成数控立车曲线概括编程的自主化;使立车铣刀架完成车削功用;自行设计编制的梳齿槽加工通用模板程序在各种立车上得到了广泛使用……邱利的每一项效果都令人惊叹。据统计,近年来,邱利直接参与的技术改善立异效果有122项被公司选用推行,其间获我国机械工业科技奖6项,获得专利授权2项,获国家质量改善奖2项。
邱利头上的“光环”许多,当有人提起这些“光环”时,他总是淡淡地说:“这是我所酷爱的工作,我不过是和许多的据守者、奋斗者相同,一向在认真作业算了。我期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从事配备制作业,走技术报国路途,为龙江制作添砖加瓦。”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