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年初以来,铁岭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把深化央地合作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重要举措,全面整合产业资源,深度谋划合作项目,积极主动对接服务中央企业,在拓展合作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目前,在央地合作项目上呈现出“在建一批、签约一批、洽谈一批、推介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面对央地融合、携手共赢的重大历史机遇,铁岭市谋定而动。市委、市政府组织国资、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将自己的产业家底详细摸了一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到底缺什么?
铁岭是个农业大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的是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缺的是把玉米、花生、水稻等初级农产品加工成商品的能力,缺的是把人参、梅花鹿等特色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的能力。
铁岭拥有风能、光能、矿产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目前已建成并网发电集中式风电场36座、分散式风电15座,总装机容量229.91万千瓦,华电铁岭电厂、国家电投清河电厂等在铁中央企业都有巨大的扩增量空间,缺的是把资源优势打造成共赢平台的创新模式。
铁岭区位优势显著,邻沈阳近长春,地处黑吉辽制造业走廊和沈大哈长科学技术创新走廊的中间地带,是“北粮南运”大通道和东北海陆大通道的节点城市,无论是发展装备制造业,还是培育现代物流业,都有天然的优势,缺的是头部企业的辐射带动。
把自己放在东北甚至全国的大格局下进行审视,铁岭市对自身基础条件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为使央地合作项目洽谈工作有的放矢,铁岭市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对接载体。整合农产品资源、粮食仓储资源,整合粮食集团、农垦集团等经营主体,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粮食流通集散地,精准对接央企粮食收储、精深加工以及生物基新材料项目;整合风能、光能等能源资源,精准对接央企风电、光伏、储能、氢能和电网项目;将煤炭、煤层气资源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煤矸石、粉煤灰、硅灰石等采煤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工作整合打包,采取“生态修复治理+乡村振兴+综合治理+渔光互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工作模式进行推介;整合莲花湖湿地、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等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寻找适合铁岭发展的“新赛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与央企的每一次对接都卓有成效,铁岭市从两个“谋划”做起,精细推进项目。
深刻领会省委决策部署,在10个新突破中寻找发展机遇,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科技、新业态等着力点精心谋划项目。铁岭市要求,从市领导做起,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央地合作中,把自身的资源禀赋研究透,把产业链条研究透,把产业政策研究透,谋划具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对接项目。
认真学习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国家战略中定位铁岭的比较优势,再围绕央企的发展需求谋划对接项目。铁岭市提出,每一次与央企的对接,都要把企业的发展的策略研究透,都要把近期的重点工作研究透,都要做好前期对接、精心安排行程,确保对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提升对接效率,铁岭市主动出击,通过与驻铁岭的央企沟通、向省对口部门咨询了解、参加上级举办的沟通协调会等方式,多方收集目标央企资料、了解目标央企的发展趋势和投资需求。
这期间,铁岭市委主要领导两次率队赴北京对接项目,先后走访了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中铁集团、国家电投集团、首农集团、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投集团、中电太极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并与北京各界人士深入交流,与各大央企国企达成了共识,逐渐增强了央企国企投资助力地方经济高水平发展的信心。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跟进,2月份以来,铁岭市国资委、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局等单位组成服务团队,赴北京驻点对接服务,并通过驻点对接进一步沟通央企,了解央企需求。3月份以来,已经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铁集团、中车株洲所、中能建等20余家央企及下属公司派人到铁岭进行了实地考察。
出台央地合作沟通协调机制,成立市级央地合作领导小组,设立央企服务办公室……为把央地合作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铁岭市从强化服务做起,逐渐完备工作机制,畅通沟通对接,持续提升合作效能。针对重点项目,铁岭市逐一制定跟踪推进工作方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研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服务、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
调兵山市成立央地合作领导小组及推进工作专班,制定了内容具体分工明确的《央地合作工作机制》。工作专班每周对各项目进行调度,积极地推进议定事项落实;每月召开专项调度会,对央地合作项目进行调度分析,积极地推进项目合作。为提升合作效能,调兵山市还建立了央企在调兵山信息库、央企在调兵山重点项目库和重大服务事项清单,确保对接到位、服务到位。
清河区在服务国家电投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时,与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时进行磋商,研究合作事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清河区积极协调当地发改、自然资源、生态、住建、电力等相关单位,在工商登记、项目前期支持性文件、开工手续获取等方面依法依规开辟绿色通道。
西丰县根据央地合作项目的类别成立了5个推进组,围绕梅花鹿产业、林业碳汇产业、金融融资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民生保障类项目专班推进合作。
合作有温度、发展有速度。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铁岭的央地合作项目推进顺利,目前,除了6个在建项目外,还有23个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
6月19日,记者从铁岭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铁岭市以超常规的举措,全力推进央地合作项目。目前,除6个在建项目外,还有23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正加速推进。
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后,铁岭市按照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能的要求,以市场条件下的共赢为合作基础,全力推进央地合作项目。截至目前,铁岭市已经有DDGS尾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项目、国家电投铁岭市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一期)、铁岭清河电厂5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辽宁华电铁岭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清河区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清河区清河河道综合治理二期6个央地合作项目在今年上半年顺利开工。
在已达成合作意向的23个项目中,既有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能源、农业、工业等产业项目,其中能源项目占半数以上,农业及特色产业项目也有较大突破。
在能源项目的推进中,铁岭市按照省委稳存量扩增量深化合作的要求,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目前,国家电投铁岭市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二期43万千瓦风电项目等3个风电项目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内获得省开发建设指标,2024年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铁法能源公司大明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争取政策支持;昌图县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输变电工程,现已完成选址工作,可研报告已通过国网电力公司收口评审,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在农业及特色产业项目的推进中,铁岭市立足资源优势,包装谋划了包括现代粮食产业园、一村一品小镇、生猪全产业链、饲料加工、蛋鸡小区等项目。目前,中储粮标准仓储库建设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该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分三年建设,总仓储能力26万吨。一期6万吨已完成备案,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完善区域收储体系,提升仓储能力。西丰县的鹿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华润集团旗下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将在西丰建设生产车间,重点开发鹿胶糕、鹿鞭膏、鹿筋膏、鹿胶羹等保健食品。
除了这些已经开工和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铁岭市还有9个正在与央企洽谈的项目,还有42个正在向央企推介的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800亿元。
微信公众号